.港孩自我中心卻欠自理能力
近月大學家長日、家長陪伴子女上大學等話題,令人深覺「大學中學化」,再次令人關注「港孩」的問題。港孩特質大大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與人際關係,不可忽視。
「港孩」這個標籤近幾年冒起,用來描述一些自理能力極低的「大孩子」。基本上,「港孩」已非小孩,而是五六年級甚至中一的學生,但自理能力欠奉,例如連鞋帶也不懂綁,穿校服仍由外傭幫助。曾聽過一個最經典的港孩事例,是一位小朋友參與成長訓練營,當被要求自己煮即食麵時,該小孩竟然不拆包裝便把整包麵掉到滾水裏煮……
港孩另一個特質,是極為自我中心,甚至去到自戀的地步,有時更欠缺同理心,較難顧及他人感受。造成港孩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探討其中幾個可能。
「港孩」這個標籤近幾年冒起,用來描述一些自理能力極低的「大孩子」。基本上,「港孩」已非小孩,而是五六年級甚至中一的學生,但自理能力欠奉,例如連鞋帶也不懂綁,穿校服仍由外傭幫助。曾聽過一個最經典的港孩事例,是一位小朋友參與成長訓練營,當被要求自己煮即食麵時,該小孩竟然不拆包裝便把整包麵掉到滾水裏煮……
港孩另一個特質,是極為自我中心,甚至去到自戀的地步,有時更欠缺同理心,較難顧及他人感受。造成港孩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探討其中幾個可能。
【1】由大家庭時代轉為核心家庭
今日香港都以核心家庭為主,獨生子女比率很高,舊時代一家七八口的大家庭觀念早已過時。由於孩子缺乏兄弟姊妹,不能從家庭關係中學會分享事物、競爭資源,較少機會經歷同輩間的爭拗、談判、妥協、讓步、面對競爭落敗等社交技能。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絕大部份時間都只有自己,沒有同輩。
【2】獨佔資源的一代
父母正正因為子女數目少,便有能力把大量資源投放到子女身上。比起大家庭的物質匱乏時代,今日的孩子能擁有的,不單因為家庭普遍富裕了而得到更多,更因缺少兄弟姊妹的競爭,往往是獨霸一切,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
【3】父母過份保護和溺愛
父母因為子女少而過份保護和溺愛,孩子想要甚麼便給甚麼,過於遷就,令孩子不能學會同理心,以為甚麼都是垂手可得。
【4】外傭代照顧,欠缺教養時間
在教育日益商品化的今天,要栽培子女肯定比從前多花錢。生活逼人,大部份父母都變成雙職父母,把照顧子女的責任「外判」給外傭,形成不少問題。
首先,如果父母引導不當,在孩子天真的內心會產生強烈階級觀念,以為自己真是世界的「主子」,甚麼都可命令外傭代做,有些父母更認為付錢聘請外傭,甚麼都由她們做是應份,忽略了孩子的獨立發展,令他們久久不懂自理。
另外,教養的責任根本不可能由外傭代勞。外傭的最大責任是照顧子女起居,最重要是照顧孩子妥貼,不要出任何岔子,已算工作出色了,但外傭很少能教導小孩人生道理,難以在照顧過程中傳授做人應有的態度、禮儀、如何與人相處等。外傭在很多僱主眼中始終是地位比較低下,就算外傭有此本事代其教養子女,做父母的很多時也會因階級偏見而難以接受。由於很少人會視外傭為「長輩」,子女更可能會有「你憑甚麼教我」的想法。因此,港孩便越來越像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首先,如果父母引導不當,在孩子天真的內心會產生強烈階級觀念,以為自己真是世界的「主子」,甚麼都可命令外傭代做,有些父母更認為付錢聘請外傭,甚麼都由她們做是應份,忽略了孩子的獨立發展,令他們久久不懂自理。
另外,教養的責任根本不可能由外傭代勞。外傭的最大責任是照顧子女起居,最重要是照顧孩子妥貼,不要出任何岔子,已算工作出色了,但外傭很少能教導小孩人生道理,難以在照顧過程中傳授做人應有的態度、禮儀、如何與人相處等。外傭在很多僱主眼中始終是地位比較低下,就算外傭有此本事代其教養子女,做父母的很多時也會因階級偏見而難以接受。由於很少人會視外傭為「長輩」,子女更可能會有「你憑甚麼教我」的想法。因此,港孩便越來越像自我中心的小霸王。
【5】屏幕時代令小孩不懂與人相處
電腦時代的來臨,令不少孩子長期面對屏幕,加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日趨普及,世界已逐漸進入屏幕時代。很多小朋友從小時候起,腦袋裏就只有虛擬世界的一切,很少在現實中與他人溝通。只要留意一下,近年很容易在餐廳、酒樓找到「低頭族家庭」,一家三口各自對着自己的手機或平板電腦,甚或各自戴上耳筒,名為一家人吃飯,實為各自低頭各自精彩。甚至有家長視平板電腦為「湊仔恩物」,只要小孩扭計,把平板電腦塞到他們手中,讓他們自顧自玩遊戲,小朋友便會乖乖收聲,家長可藉此換取高達數小時的寧靜和空閒。但對着屏幕只是與自己溝通,長時間如此意味長時間欠缺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少用語言,也毋須表情和身體語言,形同把小孩推向自我一方。
值得留意的是,港孩現象其實不單是「港」的問題,這個現象更有全球化趨勢。
早前美國《時代雜誌》便做過一個名為「The Me Me Me Generation(我我我世代)」的封面故事,裏面提到,隨着文化全球化來臨,各地的小孩都經歷類似的事情和東西,所知所用所歷都很相似。看來,港孩現象已是各地需要積極思考和面對的個人成長問題了。
值得留意的是,港孩現象其實不單是「港」的問題,這個現象更有全球化趨勢。
早前美國《時代雜誌》便做過一個名為「The Me Me Me Generation(我我我世代)」的封面故事,裏面提到,隨着文化全球化來臨,各地的小孩都經歷類似的事情和東西,所知所用所歷都很相似。看來,港孩現象已是各地需要積極思考和面對的個人成長問題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