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health」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health」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

洋甘菊花茶或助女性延壽

清香甘甜的花茶近年受港人熱捧,美國一項調查則發現,年長女性飲用洋甘菊花茶或有助年長女性延壽。美國德州大學醫學分部的研究人員以七年時間追蹤調查了一千六百七十七名墨西哥裔美國人,調查對象均年逾六十五歲,來自美國西南面五個州,當中約一成四人有飲用洋甘菊花茶。研究員分析數據後發現,飲用洋甘菊花茶可減低六十五歲以上婦女因各種病因而早死的風險,減幅達兩成九,而有關結果已排除了年齡、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不過,男性飲用洋甘菊花茶與預防早死之間則沒有明顯關連。

可控制血糖焦慮症

領導研究的學者指出,他們尚未知道為何洋甘菊花茶有助減低死亡風險,以及為何只在女性身上觀察到這一現象,之前有其他研究則顯示洋甘菊或有助控制血糖、腸胃問題、焦慮症等,亦有研究認為洋甘菊有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

日飲半杯紅酒或防糖尿

飲酒不宜太多,適量飲半杯紅酒或有助預防糖尿病。以色列有研究發現,當地人若維持兩年內每晚飲一杯半滿的紅酒,他們體內的「好膽固醇」會較多,而且飲紅酒的效果比飲清水或白酒的效果更佳。不過亦有專家提醒,過量飲紅酒會增加血壓,同樣會增加風險,謹記適可而止。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二百二十四名患二型糖尿病的人士做飲酒測試,要求他們晚餐時分別飲用一百五十毫升的紅酒、白酒及清水,同時量度他們血液內的膽固醇含量。兩年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飲紅酒的受訪者,傾向體內含有較高水平的高密度膽固醇,而且紅酒及白酒都有助促進血糖水平正常。有關研究已在歐洲一個專研過重的研討會上發表。負責研究的專家相信,適量飲紅酒助體內控制血糖,從而預防糖尿病,有正面效果。

但英國有專家警告,目前仍未有足夠證據確定高密度膽固醇有助減低心血管風險,間中飲適量紅酒沒大問題,但常飲紅酒可致血壓上升、肝臟受損,甚至增加患癌及死亡風險,不可輕視。

失眠與褪黑激素

失眠有着不同成因,它指的是因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的睡眠不足。不少失眠的患者,偶然會詢問筆者各種不同醫治失眠的方法,最近就有一位患者問及有關「褪黑激素」這種療法。

褪黑激素是一種由腦中松果體所分泌的賀爾蒙,當身體分泌這種激素時,我們便會有睡眠欲望。一般而言,年輕人由晚上九時至早上九時身體也會分泌褪黑激素,但隨着年紀漸長,褪黑激素分泌便會減少,因而老年人睡得較少,也較易患上失眠。褪黑激素也受陽光與光線影響,若在晚間睡眠時間接觸強光,褪黑激素會延遲釋放;如在清晨照射到光線,也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過早醒來。

簡單而言,褪黑激素能影響一個人的睡眠周期和調節睡眠質素,但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能否改善睡眠,醫學文獻的結論並不一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只視褪黑激素為一般食品補充劑,並未界定它為真正藥物。因此褪黑激素仍需更多研究報告來證實其療效,此外要注意,它亦有機會與多種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不過亦有研究顯示針對生理時鐘所引起的睡眠問題,如因輪班工作或受時差困擾而睡不着,服用褪黑激素有明顯幫助。個別研究亦發現,褪黑激素可調節長者的睡眠周期。

然而因工作、學業或家庭等壓力等所引起的失眠問題,服用褪黑激素的效果便不太明顯。這說明為甚麼褪黑激素只能對部分患者產生效用。

醫治失眠的方法,首先是要找出其背後的成因,然後對症下藥。如果失眠出現的時間較短或病徵比較輕微,治療可從改善睡眠衞生習慣開始!

蒜頭可防止腦退化

美國有科學家研究指蒜頭除可殺菌外,更可防止腦部退化,減低患柏金遜症風險。負責研究的專家發現,蒜頭內有一種名為FruArg的醣類衍生物,可以擊退腦內小膠質細胞產生的一氧化氮,有助預防早老性癡呆症。

食蒜頭一直被指有抗氧化及消炎功效;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病理學團隊集中研究蒜頭內含的化學物質時,發現一種名叫FruArg的醣類衍生物,有助減少環境壓力造成腦細胞受損,例如因為污染、腦創傷、年老帶來的腦細胞損傷。研究人員模擬腦部運作的情況,將FruArg放進大腦模擬器,期間亦會模擬大腦的小膠質細胞遇上壓力時,釋放出一氧化氮的情況,以盡量重現真實大腦受壓時所受的損害。

結果發現,FruArg可以將一氧化氮減少,從而保護腦部免受損壞,而且FruArg可以促進抗氧化物質生長,修補腦細胞。負責研究的專家指出,今次實驗可證實蒜頭防止腦部退化的原理。

中醫療法治濕疹(二)

濕疹,顧名思義,「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中醫針對治療濕,通常有幾種方法。治療燥濕時,用藥要燥化,常用藥為蒼朮、白朮、雲苓等。如果濕疹的水泡較嚴重的話,表示身體水較多,濕較重。那就需使用利濕的方法。利濕─用藥把多餘的水分透過小便排走,有利尿的作用。常用藥如薏米、車前草、冬瓜皮及澤瀉等。而除了上述兩種方法外,若病人舌苔較厚,中醫亦會用芳香化濕藥幫助去濕,用藥如藿香、佩蘭、厚樸、蔻仁等。而對於皮疹紅熱的患者,就需要用一些清熱的藥材,而這些藥物屬於寒涼類。中醫的寒涼有兩類─甘寒和苦寒。甘寒比較滋膩,並不適用於治療濕疹。因此治療濕疹必須使用藥味較苦的苦寒的藥材,常用藥為黃柏、黃芩、苦參、茵陳、連翹等。而對於風重的患者則要用驅風、防風類的藥材;而對於血熱患者則要使用丹參、丹樣、紫草等涼血藥材。

飲食清淡戒煙酒

濕疹患者除了需要服藥治療外,日常飲食習慣對於濕疹的治療亦十分重要。日常飲食避免接觸致敏原,例如部分蛋白質食物:魚、蝦、蟹、牛肉、羊肉、鴨、鵝、雞蛋、花生、牛奶,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煎炸、咖啡等食物亦應盡量避免。飲食清淡,避免接觸煙酒。濕疹患者不宜吃的食物種類很多,而我亦想在這裏介紹一下一些有益並且多吃無妨的食物。濕疹患者體質多濕熱,因此平時宜吃具清熱解毒功用的食材。如:綠豆、綠豆皮、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菊花、蕺菜、甜菜、金銀花、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茯苓、金針、水芹、荸齊、蛇肉、鯽魚、烏魚、泥鰍等。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再配以針對濕疹的口服中藥及外敷患處,或者針灸治療,都可明顯改善濕疹皮膚及減少復發機會。最後,濕疹似是一個無法完全根治的疾病,但其實只要治療持之以恒,康復之期指日可待。

維持健康飲食防心臟病

預防心臟病,有心唔怕遲。英國研究顯示,中年人奉行低脂、少肉及吃全穀物等飲食習慣達十二星期,平均體重可減少約二點八磅,不但腰圍縮細,血壓及膽固醇也明顯降低。專家推算,維持健康飲食,患心臟病風險或可減少三成,死亡風險也可降一成半。

倫敦大學英皇學院邀請一百六十二名四十至七十歲人士參加研究,為期十二星期。當中一半人在研究期間攝取低脂食物,例如吃全穀食物及每日吃五份蔬菜,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魚類,減少攝取紅肉、甜品及汽水。另一半人為對照組,吃傳統英式食物,主要吃白麵包、紅肉、全脂芝士及牛油等。結果發現,「健康飲食組」平均減掉二點八磅體重,腰圍減少○點七厘米,膽固醇水平降低百分之八。對照組的體重平均上升一點三磅,腰圍增加一點一厘米。專家提醒,多菜少肉,避免攝取過多脂肪及糖,有助減患心臟病風險,市民宜坐言起行,保持良好飲食習慣。

中年男性記憶易轉差

女性日後勿輕易怪責男伴常常無記性,因為美國有研究發現,男性的記憶力會比女性更早退化,平均四十歲後便開始無記性,到六十歲時,腦內負責記憶的海馬體容量比女性明顯更少,代表記性進一步轉差。負責研究的專家相信,女性的雌激素賀爾蒙有助保護腦部神經,減慢腦退化。

雌激素賀爾蒙減慢腦退化

位於美國的梅奧醫院及研究基金會找來一千二百四十六名年齡介乎三十至九十五歲的健康人士,測試他們的腦部運作情況。結果發現,受訪者由三十歲開始,記憶力逐漸衰退,而且腦部的海馬體開始縮細,直至六十歲;正電子掃描亦發現,當受訪者超過七十歲後,腦內可致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的「毒素」澱粉樣蛋白會升高,代表患腦退化症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又對比男女受訪者的記憶力,發現男性平均在四十歲開始,記憶力已較女性差,且到了年長時,海馬體容量比女性更少。有關研究已刊登在腦神經學的醫學期刊。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暫未確定男性記性較快轉差的原因,但相信女性體內有雌激素賀爾蒙,或有助保護腦部的神經,直至更年期時雌激素下降,腦部便開始退化。

身心症及創傷後壓

如果成日覺得「周身唔妥」,但身體檢查又找不到病因,何解?(身心症)

這種情況最經常發生於身心症的患者身上。身心症患者總是投訴渾身不舒服,且不停要求做檢查和診治,例如磁力共振。雖然重複很多身體檢查,但結果都顯示身體並無疾病。不過,這些所謂的徵狀,如頭痛、胸痛、肚脹、氣促、作嘔作悶、胸口翳悶等,都跟情緒變化有緊密的關係。當情緒高漲時,徵狀特別多;當情緒穩定下來時,徵狀特別少。這些徵兆明顯不能由身體疾病解釋,都可能是患上身心症。

經常發同一個噩夢,是「心理作用」,還是有唔妥?(創傷後壓力症)

發夢本身並非病態,正常人都會發夢,而夢境每次都不同。但如果我們受特定情緒所困,就可能經常發相同的夢,這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徵。創傷後壓力症的患者,曾親身經歷特別驚慄或災難性的壓力事件,例如大地震、大水災等。不過,有時個人的經歷,如強姦、車禍、打劫、困升降機,令患者日間也會想起這些情景,繼而出現恐慌徵兆。有些患者為了避免想起這些觸景傷情的事情,會避免面對現實。例如曾遭遇車禍的患者,會逃避那條出事道路;又或者遇過困升降機的患者,會避免再搭升降機,寧願行二十層樓梯。這些都是創傷後恐懼症的徵狀。

上述資料只作參考之用,一切均以醫生臨床診斷為準。

青苔製生態瓶 慎防引蟲入室

野生「捕獲」青苔,隨時引蟲入屋!近年興起青苔仿造草地,配以多肉或花卉類植物,放於小瓶子內,仿造微型花園。除了現成購買的生態瓶,亦有DIY一族會在郊野地方採集野生青苔回家作原材料。不過近日有人自製生態瓶時,竟發現青苔暗藏大量蟲卵,險引蟲入屋。學者指出,野生青苔未經過特別處理,會含有大量有機物質,適合昆蟲生長及快速繁殖;大規模採集青苔,更會搶走其他生物食糧,破壞生態平衡。
市民自行採集野生青苔,容易惹蟲入屋。
青苔生態瓶近期成為大熱禮品。
不少人貪方便,在山邊採摘野生青苔。
部分花店亦有入口青苔出售。
昆蟲會在青苔產卵。

青苔生態瓶近年於外國大熱,利用玻璃瓶內的細小空間,放進青苔、多肉或花卉類植物,配以小型模型擺設等,即可仿製出花園、草地,甚至是動漫畫場景。數日淋一次水即可存活,這個稱為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近月更傳入本港。多間花店及拍賣網站均有人售賣生態瓶,以及自製生態瓶的懶人包,大部分都標明內附天然青苔,售價由數十元至數百元。

網上亦有自製生態瓶的方法,更有慳家網友教路,於本港郊野地區,甚至靠近山邊的斜坡或渠道旁邊,都能找到各種青苔,帶備鐵鏟及膠袋,就能摘取新鮮青苔,「呢啲青苔粗生,生命力強,長命過人工養殖嗰啲好多。」

苔底鑽出小白蟲

「送花唔襟擺,養草就可以放好耐,又唔使點打理,夠晒環保,送禮一流。」網民阿志為製作禮物氹女友開心,參考網上生態瓶的製作方法後,先到坊間購買玻璃瓶及花卉類植物等材料,再到住所外附近路邊採集青苔。「網上教學話自己採集嘅青苔新鮮啲,又多水,濕潤有生氣,所以我喺屋企附近草叢搵。」結果阿志在水渠邊發現大片翠綠青苔,他用鐵鏟刨去一大片,裝入盒子內。回家後取出青苔,刮走青苔底部多餘的泥土,竟發現泥土鑽出多條細小白色小蟲,大驚下他即時停手。

阿志將青苔經記者交予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檢查,翁建霖表示,青苔與泥土間藏有大量微生物,能為幼蟲提供食糧,所以青苔通常會吸引昆蟲產卵。對於殘留在青苔的細小白色昆蟲,他估計是線蟲或是昆蟲幼蟲:「小部分線蟲係寄生蟲,如果啲小朋友掂完放入口,入咗身體就會有事,若果係昆蟲幼蟲,有機會成長變飛蟲,對家屋構成滋擾。」

亂採挖危害生態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更指出,青苔生長於潮濕環境,適合蝨蠅的幼蟲生長,一般長有青苔的水渠位置亦常有蝨繩聚集。他指:「蝨蠅一般兩到三毫米長,潮濕的地方就有機會出現,滋擾性好大,如生態瓶發現有蝨蠅,最有效是清走青苔,如果唔可以清走,可以喺瓶旁邊放一杯糖水,引啲蝨繩跌落去浸死。」

樹木專家詹志勇稱,青苔生長速度慢,需要濕潤及空氣良好的環境生長,倘若青苔遭人挖走,將危及依賴青苔生存的生物,擾亂野外生態環境,提醒市民製作生態瓶,應以人工繁殖青苔代替野生。


鹽水浸泡一分鐘除蟲

如何防範昆蟲進駐生態瓶?生態瓶製作達人韋健表示,製作生態瓶應從原料入手,選購較乾淨的荷蘭青苔,並進一步清理青苔,減少蟲卵潛伏青苔的機會,而保養製成品上,亦不可加入過量水分,令蚊蟲孳生。
野生青苔不要採
朱小姐:生態瓶係觀賞性質,如果青苔容易生到蟲出嚟,點解唔用假青苔代替?
野生青苔不要採
黃小姐:為咗自製生態瓶就採集野外青苔,對野外生態環境唔好,都係唔好咁做。

野外摘取可罰$2000囚三月

野外採摘青苔不但引蟲入屋,亦可能觸犯法例。根據《郊野公園條例》,未經許可,不得在郊野公園或特別地區內切割、摘取或根除任何植物或植物的任何部分,最高可處罰款二千元及監禁三個月。法律界人士指出,即使在郊野公園以外地方例如坑渠旁草地採集,亦可能涉及盜竊。

根據《郊野公園條例》,在郊野公園範圍採集植物屬違法行為,而路邊青苔位於政府官地範圍,胡亂採集亦可能涉及盜竊。執業大律陸偉雄表示,路邊屬於官地範圍,渠邊的青苔理論上屬於政府所有。他又指,就算是私人土地,未經物主同意,胡亂採集,法例上亦涉及盜竊:「路邊啲青苔或者野花,睇落去無咩價值,政府或者未必會追究,但法理上都算違法,因為青苔唔係完全無價值,採集者如果唔係喺路邊採,就要用錢買,咁都算係有得益。」

中醫療法治濕疹(一)

農曆新年剛過了,又是大地回春的時候。而在這個轉季的時候,不少濕疹患者都會濕疹發作。所以今次我們的主題關於中醫如何治療濕疹。

濕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發病率屬眾多皮膚病中的首位。任何年齡層的人士皆有機會患上濕疹,但在兒童時期發病的機會較高,發病率為百分之二十。根據中醫學說,濕疹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濕疹反覆發作的話容易演變成慢性濕疹。而濕疹可蔓延全身,亦可只在局部身體部分出現,如面部,手腳內摺部分等。其主要病徵包括皮膚發炎、皮膚表面有紅色的鱗屑、痕癢難耐等,但並沒有傳染性。濕疹是一種身體免疫系統的抗拒反應,因此從內調理好敏感體質,才能根治濕疹。正因治療濕疹需由內調理,其治療期亦較長,服藥時間通常以年計。患者需有耐心接受長時間治療。

最近有一位媽媽帶了其十六個月大的女兒來求診。經問診後,媽媽表示女兒在四至五個月大的時候面部開始出現紅疹兼有流黃水的症狀。而女嬰脷苔淡紅,有發熱的症狀,因此辨證為濕熱型濕疹。而相信濕熱的症狀與媽媽喂哺母乳有關,因為母乳較為濕熱。我用了消風散加减等的方法處方了三日藥予女嬰,成分為中藥的三分之一。藥材包括:土伏苓、牡丹皮、黃芩、桑白皮及薄荷等。除了內服的藥湯外,再配方作外敷的純中藥消炎膏塗抹患處。一星期後,女嬰的媽媽致電診所,表示女嬰經內服外敷的療程後面部的紅疹明顯消退。而由於小朋友多不習慣甚至對中藥有所抗拒,因此媽媽使用針筒灌餵的方式讓女兒順利服藥。父母若想讓小孩嘗試接觸中醫但又怕他們未能接受藥材味道的話亦可參考這個方法。

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

點解口氣有陣屎味?原來是......

(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口氣難聞,令人尷尬、影響自信心甚至社交生活。

中醫診斷時大多會從舌頭和口氣判別病人的疾病,原來西醫都有相類的理論,不同的「口氣」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疾病。

英國《每日鏡報》報道,牙醫Harold Katz指出若身體出問題,分佈在舌頭後方、喉嚨及扁桃腺的厭氧菌(anaerobic bacteria)就不能正常分解蛋白質,形成口氣。

以下6種氣味,便代表患上不同毛病:

1. 梨味:糖尿病

身體欠缺胰島素,要靠分解脂肪而非糖分來攝取能量,當脂肪分解時,一種名為酮的廢物就會在體內堆積,通過呼吸系統散發出梨味或阿摩尼亞味氣味。

解決方法:如果你容易疲倦或口渴和無故減磅,就要找醫生驗尿。

2. 臭丸味:鼻竇有毛病

鼻腔容易積聚黏膜形成大量蛋白質,部分黏於舌根或咽喉,便會產生臭丸味。

解決方法:看醫生或服用非處方的解除充血劑(decongestants)。

3. 酸奶味:飲食失調

減肥時吃高蛋白質和沒有碳水化合物的餐單,身體欠缺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轉而燃燒脂肪和蛋白質,形成難聞的口氣。
減肥時吃高蛋白質如飲牛奶的餐單,或會形成難聞口氣。(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減肥時吃高蛋白質如飲牛奶的餐單,或會形成難聞口氣。(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解決方法:怎樣刷牙漱口都於事無補,只有吃多點碳水化合物才能解決。

4. 腐肉味:扁桃腺炎

扁桃腺發炎會令厭氧菌難以產生正常的化學作用,扁桃腺會積聚產生硫磺的細菌,形成口氣。

解決方法:多飲水並用消毒漱口水漱口。

5. 魚味:腎臟有毛病

腎臟未能正常運作,體內便會積聚氮氣,形成口氣。

解決方法:找醫生檢查腎臟功能

6. 屎味:口腔受感染

懶於刷牙形成口臭。

解決方法:每日刷牙兩次,定期看牙醫。

其實,解決口臭的最佳辦法就是注意口腔護理和多飲水,問題持續的話便要向醫生求助。

2015年3月8日星期日

日日精神:我有拖延症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這首古詩「明日歌」勸告世人,若果做事喜歡拖拉的人,總是把今天的事情推至明天才做,這樣他們永遠不會有甚麼作為!

筆者最近在會診一位病人時,她問了我一條有趣的問題:我有拖延症嗎?所謂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嚴格來說,拖延症這個詞彙並不是一個醫科用語。輕微程度的拖拉是正常的,但當其開始阻礙正常工作,就需要認真對待它。

拖延症最初可能表現在各種小事上,隨着時間日積月累,便會漸漸影響個人發展。當拖延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感、罪咎感、自我否定、自我貶低,甚至引發出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時,這就表示拖拉的問題已達致非常嚴重的情況。

拖延症有着不同的成因,可以是焦慮、自我價值或認同感較低,甚或是受精神困擾而自暴自棄。此外拖拉現象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或習慣模式,它亦可是一種對抗性行為。

有部分拖拉的人沉浸於完美主義,亦有部分人因責任感較低,會找出不同的拖拉藉口,其動機只是不想正視現實。

拖延症如同毒瘤,它會漸漸地毀掉我們美好的生活。戰勝拖延的最好方法,首先要學識活在當下,時刻提醒自己準時完成任務,將工作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才處理。

然後將工作分出輕重緩急,要事先做,給自己設定最後期限。生命是有限的,今天的事今天做,不要拖至明天。切記不要蹉跎歲月,這樣才不枉此生!

日日精神:網絡成癮症

「網絡成癮症」泛指各種對互聯網的過度使用,以致影響正常作息的情況。對於「網絡成癮症」的理論在醫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到目前為止,「網絡成癮症」的真實存在性尚未被醫學界證實,它亦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SM V)所收錄。

早前有新聞報道指出有情侶因沉迷線上遊戲,不僅輸掉買樓首期,更要申請破產。網上及手機遊戲風靡港青,年輕人往往在公餘時因打機廢寢忘餐、機不離手,其成因可能是與人際關係薄弱、缺乏人生目標有關。對於網癮這個問題應否界定為病癥或病態,無論醫學還是理論上都是有爭議的。如七十年代,電話的普及,電視的崛起,亦掀起港人煲電話粥和追電視劇的潮流,可是當時也不存在「電話成癮症」或「電視成癮症」。所謂「網絡成癮症」,是因為網絡興起而出現,或許它只不過是一瞬即逝的潮流病。

醫學界認為,成癮一般用來形容人對毒品、煙草、酒精等物質的依賴,這些依賴都是被醫學可以論證的。但是網絡是內容多元化的媒體,並非如毒品、煙草、酒精那樣刺激大腦。因此,把網絡和遊戲比喻為毒品是一種不合邏輯的論據。沉迷於網絡和遊戲的現象確實客觀存在,但問題本身並不能全歸咎於它們,其主因往往在於教育或其他社會的深層問題。

治療網癮的最好方式,首先是擴展其人際社交圈,學習社交的溝通技巧,並且要訂立清晰的人生目標,開拓多元化的休閒活動。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正確及適當地使用網絡,要做互聯網的主人,並視它為服務大家的一種工具!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精神科專科醫生 林震

沉迷手機易變自我

用智能手機用到「機不離手」、沉迷上網玩遊戲隨時「不能自拔」!英國有研究發現,經常用電腦上網的受訪者較易有自我、分心等「互聯網上腦」徵狀,而用手機上網的人,出現徵狀的機會更高,研究同時發現有三分之一受訪青年已出現相關徵狀。另美國有實驗亦發現,手機用家被沒收手機後集中力大減,證明使用手機足以影響工作表現。
人人機不離手,社交與溝通的機會也減少。(資料圖片)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聯同當地一所科技研究公司訪問一千人,了解當地人的上網習慣,大部分人會上網瀏覽社交網站、玩線上賭博遊戲等。結果發現,用手機上網更易令人「互聯網上腦」,受訪者抗拒社交活動的表現增加四倍,變得自我,例如在社交場合期間使用手機、看着螢幕時忽略聆聽其他重要資訊。

研究人員又發現,近三分之一年齡介乎十八至三十四歲的受訪青年有出現上述徵狀,隨年紀增長,出現徵狀的人愈來愈少,五十五歲以上受訪者,只有百分之四有「互聯網上腦」徵狀。負責研究的專家指,早前亦有研究指出,高科技產品會影響「打工仔」的快樂及健康指數,是次研究結果更有助證明科技足以影響人類社交關係。

另一方面,美國密蘇里大學亦首次就智能手機的影響進行測試,研究人員找來四十名使用智能手機的受訪者參與兩次實驗,首項實驗要求他們邊用手機,邊完成一幅砌圖。

第二次實驗則在受訪者拼圖期間,以影響藍芽接收為理由,沒收了他們的手提電話,但是在中途刻意響鬧他們的手提電話,並且記錄他們的心跳及血壓轉變。

損集中力 增患焦慮

結果發現,當電話響起時,受訪者的心跳、血壓有顯著上升,而可完成砌圖的人亦較少,證明手機足以影響人的集中力,同時增加焦慮機會。有關研究已刊登在電腦科技期刊。專家擔心,手機無可避免影響工作表現,建議開會、考試時宜關掉鈴聲及震動功能,盡量減低影響。

中醫心理學從「氣」論治情緒病(二)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所有情緒的過度表現都會影響人的健康。一般情況下,懷有歡喜心情的人會因沒有受壓力影響情緒而得以保持健康身心,但若突然或長期過度開心興奮,會使心神渙散,導致神不守舍和無法集中精神,甚至有發狂的表現。

古時的範進中舉正是好例子。範進是一名科舉考生,他得知自己中舉後興奮過度發狂。而現實生活中,過去亦有不少新聞報道有學生因參加公開考試累積過量壓力,在放榜後喜見自己成績超乎理想或預期,導致興奮過度而暈倒或發狂,出現精神失常等症狀。

興奮過度易樂極生悲

由此可見,人在興奮過度的情況下會導致精神失常。這就是所謂的「樂極生悲」。相反,過度悲傷會使肺功能損傷,表現抑鬱、意志消沉;而長期處於過度恐慌、恐懼的心理狀態則會使腎氣不通,無法好好控制大小二便。這就是我們常說「嚇得屁滾尿流」的原理;思慮太多則會傷心脾,導致胃口欠佳及消化不良等腸道疾病。

因此,中醫講求心境平和。「陰」—負面情緒和「陽」—正面情緒互相補足、互相平衡,盲目單單追求陽而捨陰是不可能的。而中醫藥就可以在這方面協助病人從身體改變。

憂鬱症源於悲傷思慮

例如,中醫認為「憂鬱症」是由於悲傷、思慮的情緒刺激過久所致,這樣的情緒在初期會使氣血長時間停滯於某些器官或經絡,便產生了「氣滯」現象,所以初期的治療便是使用「理氣藥」來疏通停滯的氣。

由於血和水分的運行需要「氣」來協助,氣滯便容易連帶產生「血瘀」和「痰濕」的現象,就需要搭配「活血祛瘀」、「利濕化痰」的中藥來治療,這一來,使體內的陰陽得以回復平衡,心理問題亦會很大程度上得到解脫。當然,要真正達致心境平和,除了中醫診療外,還需要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樂觀雖然有天生的成分,但是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變得更為樂觀。例如抬頭挺胸就能改變情緒,呼吸會比較順暢,而深呼吸則是壓力管理的妙方。又或者用愉快的聲調說話,包括了語調、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等方面。使先用愉快的聲音說話,世界也會愉悅地回應你。

果仁做零食減脂肪助延壽

果仁等堅果類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食物,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每日吃四十二克果仁,可減少腹部及腿部脂肪,更有助預防死於心臟病的風險。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五十二名超重、有高膽固醇問題的中年人士,進行為期十二星期的測試,期間參加者均遵從降膽固醇飲食餐單,但當中半數人每日吃四十二克果仁作為小食,另一組則進食卡路里含量完全相同的香蕉鬆餅。

結果發現,即使參加者吃的果仁及香蕉鬆餅熱量完全一致,而兩組參加者的體重並無明顯差距,但進食果仁的人士,腹部脂肪明顯減少,腰圍及腿部脂肪亦顯著下降。研究人員又發現,吃果仁有助降低膽固醇水平,並減低因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

日日精神:你認為你是快樂的

筆者剛剛看了一部與快樂緊扣的喜劇 「尋找快樂大步走」,故事講述一位鬱鬱寡歡的精神科醫生,因為他發現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快樂是甚麼,最後他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帶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出發,毅然展開尋找快樂的冒險旅程。在戲中他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反思:「你認為你是快樂的人嗎?」

很多人以為有錢有面就能得到快樂,更不幸的是,有部分人會將快樂與金錢掛勾,這只會拉遠了他們與快樂的距離。筆者認為金錢是買不到真正的快樂,亞洲首富馬雲已清楚表明「把自己當首富並不高興,認為錢是很大的麻煩。」快樂其實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在童年時也曾經歷過那種沒有時間束縛、與世無爭的純粹快樂。可是當人漸漸長大,有了時間觀念,帶着安全至上的信念,做每件事開始畏首畏尾,慢慢養成快樂是必須積累成就才可獲得的錯誤觀念。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阻礙他們接近快樂的原因有好多種,可以是各種深藏在潛意識的心結,甚或是內心有着一位「無助小孩」,逃避不快也絕非通往快樂之路,此外亦有些患者嘗試在過去尋找快樂,也有些人認為快樂在未來。可是快樂只存在於當下一刻,懷念不等於回到過去,未來從未到來。要用合適的心理治療對症下藥,抑鬱症患者才可走出陰霾再次聯繫上快樂。在傷心時,如戲中主角選擇旅行散心,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快樂是人人擁有的,我們都有快樂的能力。快樂是我們的權力,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不應向外在世界尋找快樂,相反快樂一直存在於每個人心中,存在於當下一刻!你的人生快樂嗎?

日日精神:失眠

很早醒來或半夜經常扎醒都是失眠嗎?

失眠是都市人常見的問題,而且很普遍。有調查顯示,20%至30%人都試過失眠。然而,就醫學界來說,失眠其實也有定義,其準則包括超過半小時才能入睡;突然醒來後超過半小時才能再入睡;較預期早超過一小時醒來;睡醒後感覺好像沒睡過。如果這些情況每星期出現超過兩次,並持續超過一個月才算失眠。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治療。

做劇烈運動令自己疲倦,可以對抗失眠嗎?

做運動確實對身心都有益處,對睡眠亦有正面的影響。不過,如果劇烈運動就不應在睡前二至三小時進行,原因是如果在睡前二至三小時做劇烈運動,會令腦部感到興奮,反而更難入睡。

數綿羊/飲酒有助入睡嗎?

對於失眠,坊間存在不少謬誤,例如數綿羊丶飲酒有助入睡。

然而,數綿羊不但無助入睡,反而因為怕數錯綿羊仔數目的心理,所以不能放鬆心神入睡。

至於飲酒,酒後一片迷糊,部分人士認為有助睡眠,但有些人飲酒後的反應是面紅、頭痛及心跳加快,所以酒後更難入睡。許多靠飲酒入睡的人士,可能上半晚會睡得好些,但下半晚就會醒來,所以整體來說,睡眠質素也欠佳。而且,長期靠飲酒入睡,會嚴重影響睡眠質素,發夢,半夜睡醒的機會亦較多。

上述資料只作參考之用,一切均以醫生臨床診斷為準。

「大肚腩」患急性心臟病高兩

「大肚腩」對身體禍害多多。美國有研究發現,脂肪若積聚在腹部,患急性心臟病的機會將較其他人高出兩倍,提醒勿忽視中央肥胖問題,勤做運動及控制飲食都有助「搣甩」肚腩。而荷蘭亦有研究發現,慢動作的瑜伽,對預防心臟病的功效與緩步跑及踏單車相若。

位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的退伍軍人醫療中心,找來一萬五千名年齡介乎四十五至六十四歲的男女,分析了他們在八七至八九年、九○至九二年、九三至九五年、九六至九八年等不同時段的健康檢查數據,當中包括身高、體重、腰圍及腰圍至臀部間比例等數據。結果發現因急性心臟病致死人士中,常有高血壓或膽固醇水平偏高問題,而體重指標、腰圍等數字均超出標準。專家認為,中央肥胖問題不能忽視,且警告有中央肥胖的人出現急性心臟病的風險較其他人高兩倍,而多做運動及戒口都有助改善問題。有關研究已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

瑜伽可減肥降膽固醇

想做運動改善中央肥胖或減肥,不一定要做爆炸力強的運動才見效。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醫學中心聯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過三十七份涉及二千七百多人的健康報告,發現有做瑜伽的人,體重指標、膽固醇水平及血壓均顯著下降,且下降程度與緩步跑及踏單車不相伯仲,與其他運動一樣可達到預防心臟病,提升改善骨骼及肌肉功效。

日飲兩杯紅酒抗衰老

如何保持由內至外都年輕?加拿大有科學家做動物實驗時,無意中發現身體內愈少「顆粒溶解酶-B」,皮膚便愈滑,膠原蛋白亦會較完整。科學家同時指出,經常暴曬會增加體內「顆粒溶解酶-B」,用幾多含膠原蛋白的產品都無用;美國則有研究發現紅酒含有「白藜蘆醇」有助抗衰老,建議每日飲兩杯紅酒便可以有足夠的白藜蘆醇助抗衰老。
專家指每日飲兩杯紅酒,除了可抗癌延壽,還可幫助抗衰老。 (資料圖片)

該項由加拿大卑詩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實驗,研究「顆粒溶解酶-B」如何影響心血管硬化或導致心臟病的時候,意外發現該種酶與人體衰老的關係。研究人員於是進一步做動物實驗,先減少其中一組老鼠體內「顆粒溶解酶-B」的含量,再將該組老鼠與其他老鼠一同放進「迷你燈箱」內曬燈,每周三次,每次曬三至四分鐘吸收紫外光,直至老鼠的皮膚轉紅,但不致曬傷牠們的皮膚。

含白藜蘆醇保護染色體

二十周後,研究人員為老鼠進行身體檢查,結果發現若老鼠體內「顆粒溶解酶-B」較少,即使曬燈後皮膚質素仍較佳,較少出現老化徵狀,而供對照的另一組老鼠則皺紋盡現。負責研究的專家解釋,「顆粒溶解酶-B」在人體內會影響膠原蛋白的完整性,並會拆解連接細胞的支架,因而令皮膚出現皺紋。專家指,常接觸陽光會增加體內「顆粒溶解酶-B」的水平,因此暴曬令衰老機會大增,即使不停敷面膜為皮膚補給膠原蛋白,都是治標不治本,故此想抗皺便應針對顆粒溶解酶-B含量太多問題着手。研究團隊希望,日後可研發出有效減少「顆粒溶解酶-B」的抗衰老護膚品。

除了減少「顆粒溶解酶-B」含量外,飲紅酒也能抗衰老。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指,紅酒含有一種天然的白藜蘆醇,可模仿另一種用以防止細胞受損的分子,有效保護DNA染色體,而白藜蘆醇亦能產生對抗癌症的基因,因而令人更長壽。專家按研究結果推算,只需少量白藜蘆醇便能達致抗衰老功效,即每日飲兩杯紅酒,便能吸收足夠的白藜蘆醇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