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HK至好住 呃西人

英國《經濟學人》研究機構每年選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年香港位列榜首,但大部份香港人的反應就是「無厘頭」和「O嘴」,不明所以。一個地方是否宜居,自然與當地生活質素有關,而城市生活質素指標向來是通識一個關鍵的跨單元議題,同學又應如何看待這個結果呢?
不少香港人,一家數口蝸居於數十呎斗室。
是次選舉的宜居城市準則
去年《經濟學人》考慮宜居城市的指標,包括:(1)社會穩定;(2)醫療護理;(3)文化與環境;(4)教育;(5)基建。是年增加了七項與空間相關的評分標準,包括綠色空間、城市擴張、自然及文化遺產、污染程度以及與其他城市的隔離程度等。
指標可以有很多,但範疇其實不外乎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要留意的是,這些指標常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要五個指標平衡發展並不容易,正因如此,檢討社會發展的優先次序很重要。
經濟發展就是硬道理?
談到生活質素,很多人第一件事聯想到的,就是「錢」。一個地方經濟越發達,社會越富裕,人民生活自然也越高。事實上,一個地方欠缺財力確令人寸步難行,故很多地方也以發展經濟為先。
可是,經濟發展是唯一的追求嗎?有一派人認為,追求GDP不斷增長,錢越賺越多,甚麼都可以解決,發展便是硬道理。
但金錢真是萬能嗎?如果一個地方過度發展,造成嚴重污染,用竭未來資源,引發極端天災,我們能用金錢阻止嗎?這之所以《經濟學人》也新增了「污染程度」這一指標,因為一個地方污染,無論是窮人富人,都逃避不了。
經濟發展與環境的衝突
中國大陸多年來以「保八」為發展目標,即每年的GDP增長要有8%以上,但過去經濟發展側重工業,造成嚴重污染,違反可持續發展原則,犧牲環境和人民的福祉去成就經濟奇蹟。連內地政府都知道這樣下去遲早把國家推向無法挽回的地步,故在十二五規劃放棄保八,不再盲目追求GDP增長,讓經濟軟着陸之餘,也利用這個機會紓緩環境、資源等問題。
經濟發展以外的價值
經濟以外,尚有不同價值要考慮。例如香港經濟繁榮,但住在這裏的人快樂嗎?香港人犧牲了甚麼來換取這種經濟成果和生活質素呢?其中之一就是長時間工作,與及沉重的工作壓力,積勞成疾而不自知,與家庭的溝通也日益減少,最終造成醫療開支上升和家庭問題。
如果給你五千萬,條件是定居北韓,你願意嗎?有錢沒人權沒自由,生活質素高嗎?這或可從中國富人大舉移民外國的事實找到答案。顯然,政治也是衡量一個地方是否宜居的指標。如果一個地方的政府表現差,又沒有完善的法治和新聞自由等權力制衡,官員肆意貪污,最終只會蠶食該地的經濟成果。另外,如果人民是靠不公平、不公義、不道德的機會或制度累積財富,結果造成嚴重貧富懸殊,民怨遲早爆發,這樣的地方又稱得上生活質素高嗎?
總結:以批判角度看待結果
香港能成為最宜居城市,因為《經濟學人》認為,香港郊野公園近在咫尺,有不少綠色空間,香港可發展空間也有限,故即使有空氣污染和交通擠塞等問題,仍然出色。
但《經濟學人》可能不知道以下事實:我們的郊野公園和綠色空間已被地產霸權看中,欲在南生圍、大浪西灣、下白泥等美麗郊區興建豪宅;香港的堅尼系數已創新高,貧富懸殊嚴重;我們的政治權利久爭不得,連新聞自由、示威自由也日漸剝削,今年七一有四十萬人上街,民怨持續爆發;香港的可發展空間有限,也導致地價高、樓價高、租金高,很多人住劏房或棺材房;地方少令交通擠塞難以解決,也令污染物難以擴散,加上屏風樓造成熱島效應……
香港宜居嗎?不同準則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有時更涉及主觀因素,故我們必須以批判角度去思考。即使香港不是一個差劣的居所地,但說到是最宜居,外人或會相信,香港人卻未必苟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