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概念及資料:
‧ 隨着交通和運輸效率的增加,世界各地進行更頻密的經濟活動,包括貨物貿易、資本流動、生產技術轉移,甚至使用共同貨幣,世界經濟由眾多獨立經濟體演變成一個經濟體系,稱為經濟全球化(或經濟一體化)。
‧ 安永會計師行與經濟學人智庫編制的《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數》顯示,以貿易開放程度、資本流動、勞動力流動等指標來衡量,香港是60個經濟體當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 經濟全球化在香港出現已是不爭事實,到底香港在這過程中是得益還是受損呢?以下和大家一起探討。
‧ 安永會計師行與經濟學人智庫編制的《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數》顯示,以貿易開放程度、資本流動、勞動力流動等指標來衡量,香港是60個經濟體當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 經濟全球化在香港出現已是不爭事實,到底香港在這過程中是得益還是受損呢?以下和大家一起探討。
經濟全球化如何使香港得益?
‧ 提升港人生活素質:全球化下各國商品服務互相銷售,香港雖缺乏天然資源和製造業,但在全球貿易下能獲得所需的供應,例如泰國大米、中國內地副食品、日本家庭電器、美國科技產品等;同時各國產品進行競爭有助降低產品價格,提升港人生活素質。
‧ 增加港商生產效率:經濟全球化為港商利益極大化提供良好的途徑,例如將工業生產部份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超過九成港商在內地生產及採購,超過三成在海外設立據點,不但擴大銷售市場,同時降低成本;部份港商積極對外合併收購,發展成跨國企業,如利豐、和黃。(同時也帶來全球性的競爭,部份經營不善的公司被淘汰。)
‧ 確保香港收入來源:香港數大支柱產業主要依靠外部需求,包括銀行金融、房地產、交通運輸、旅遊業。銀行金融業主要依靠內地的需求;交通運輸業主要依靠內地和歐美之間的轉口需求;旅遊需求則主要來自內地及歐美國家。經濟全球化確保港人能賺取收入維持生活。
‧ 增加港商生產效率:經濟全球化為港商利益極大化提供良好的途徑,例如將工業生產部份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超過九成港商在內地生產及採購,超過三成在海外設立據點,不但擴大銷售市場,同時降低成本;部份港商積極對外合併收購,發展成跨國企業,如利豐、和黃。(同時也帶來全球性的競爭,部份經營不善的公司被淘汰。)
‧ 確保香港收入來源:香港數大支柱產業主要依靠外部需求,包括銀行金融、房地產、交通運輸、旅遊業。銀行金融業主要依靠內地的需求;交通運輸業主要依靠內地和歐美之間的轉口需求;旅遊需求則主要來自內地及歐美國家。經濟全球化確保港人能賺取收入維持生活。
經濟全球化對香港是否百利無一害?
‧ 加劇貧富懸殊:全球化下工業流向更低成本地區,香港工業自80年代北移,雖然金融業提供就業機會,但由於工人與金融職位技能不相稱,出現結構性失業。低下階層職位供過於求導致工資水平偏低。富有階層擁有更多投資海外和資本市場的機會,而低下及中產階級則面對全球勞工競爭,導致香港貧富懸殊日益惡化,出現M型不健康社會形態。
‧ 增加經濟風險:全球化下香港發展成外向型經濟,所有經濟活動與世界各國息息相關,容易受到外來經濟危機的牽連,例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等;香港第二產業空洞化,過份依賴金融服務業,也增加經濟風險。
‧ 消費主義興起:全球化下各國商品互相銷售,同時金融發展促使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支付模式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廣告宣傳之下,大大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導致消費主義出現。往往港人開始追求「想要」而非「需要」的商品,造成嚴重浪費。
‧增加環境污染:全球化下世界工業流向成本低廉的中國,中國隨即成為「世界工廠」,珠江三角洲一帶更工廠林立,由於環保政策執行不力,導致嚴重的水污染及空氣污染。令位處珠江出海口的香港長期受到污染威脅。
‧ 增加經濟風險:全球化下香港發展成外向型經濟,所有經濟活動與世界各國息息相關,容易受到外來經濟危機的牽連,例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等;香港第二產業空洞化,過份依賴金融服務業,也增加經濟風險。
‧ 消費主義興起:全球化下各國商品互相銷售,同時金融發展促使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支付模式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廣告宣傳之下,大大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導致消費主義出現。往往港人開始追求「想要」而非「需要」的商品,造成嚴重浪費。
‧增加環境污染:全球化下世界工業流向成本低廉的中國,中國隨即成為「世界工廠」,珠江三角洲一帶更工廠林立,由於環保政策執行不力,導致嚴重的水污染及空氣污染。令位處珠江出海口的香港長期受到污染威脅。
如何回應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 發展多元產業:特區政府察覺到需要長遠經濟規劃,但提出的建議多缺乏實際政策而不了了之(如中藥港)。事實上,各地發展優勢產業是全球化的必然趨勢,香港需要發展金融業以外的其他優勢產業以分散經濟風險,如切實推行政策輔助檢測和認證產業、醫療產業等的發展,而非只空喊口號。
‧ 鞏固金融中心地位:金融服務業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並通過滴漏效應維持經濟發展。政府必須確保金融行業的發展優勢,例如爭取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內地資金在港自由投資;發展金融產品創新,如伊斯蘭債券。確保香港能在保持舊有基礎下發展其他多元產業。
‧ 其他可行方法: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及改善生產技術;增加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教育資源提高畢業生的國際競爭力,為各產業提供人才;增加創新科技領域的研究資源投放;加強與周邊地區交通聯繫,以把握內地發展機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 鞏固金融中心地位:金融服務業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並通過滴漏效應維持經濟發展。政府必須確保金融行業的發展優勢,例如爭取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內地資金在港自由投資;發展金融產品創新,如伊斯蘭債券。確保香港能在保持舊有基礎下發展其他多元產業。
‧ 其他可行方法: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及改善生產技術;增加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教育資源提高畢業生的國際競爭力,為各產業提供人才;增加創新科技領域的研究資源投放;加強與周邊地區交通聯繫,以把握內地發展機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