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通識看膠災

颱風「韋森特」把150噸聚丙烯膠粒吹落大海,膠粒散落本港水域及沙灘。政府一直沒有公佈事件,直至環保團體於網上公開,市民才得知「膠禍」,引發「全民大執膠」行動,市民自發組織到各大沙灘清理膠粒。我們如何用通識角度看待膠災呢?
食物安全:無毒膠粒你吃嗎?
由於膠粒已飄散到養魚場,市民擔心食用了含膠毒的魚。也有人指,膠粒長年累月在海洋中,慢慢會釋出致癌物質,污染食物鏈。
所謂食物鏈,是自然界中食物供求的關係鏈。生物透過食物來獲取能量,而吃與被吃間彼此形成緊密連繫,促成了食物鏈,例如人吃牛、牛吃草。食物鏈的起點是能夠將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的植物(生產者),再經攝食它們的動物(初級消費者),輾轉到更高層的消費者(肉食動物)。不論是消費者或是生產者,當它們死後,個體便會被細菌分解,供其他生產者使用,循環不息。
因此,魚類可能誤吞膠粒,大魚吃小魚,人類吃大魚,膠粒便從食物鏈進入人類身體。不過,也有另一派意見,包括政府部門,指聚丙烯無毒,即使會分解成致癌物,也需要很長時間,市民毋須擔心。
可是,如果你買了一條魚,劏開時發現肚裏有很多膠袋碎屑,你有何感想?當市面很多魚都這樣,就算高官有誠信,告訴你這些膠屑沒有毒,你敢買魚嗎?何況這種「無毒論」出於醜聞纏身的政府!所以,「無毒」等於「令人放心」,在這個案上說服力不大。
環境污染角度:破壞生態
要明白膠粒污染,先要明白塑膠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非大自然本來存在之物。化學合成品的發明確為人類帶來極大方便,塑膠更成為我們常用的製造材料。可是,人類慢慢發現這些人工合成品是「非生物降解」的--本來存在於大自然的有機物,慢慢會被細菌分解,不會毒害環境,但塑膠一類的人工化合物,大自然裏卻沒有細菌「懂得」分解,往往要等待百年甚至千年才能分解。
是次膠災的膠粒為聚丙烯。特區政府多次強調,聚丙烯沒有毒,市民毋須擔心。可是,海洋生物根本不懂甚麼是塑膠,會將之誤當成食物,誤吞後膠粒便留在生物的消化道中,影響其進食,最終可能白白餓死。
因此,特區政府的回應是捉錯用神。市民自發執膠,並非站在自身安全角度看待事件,而是站在更高層次的生態角度去看待事件--人類有責任保護生態,這種保護很多時純粹出於對大自然的責任,而非從利益出發。這一點也引伸到公民社會的議題上。
公民社會:利他而非利己的自發活動
是次膠災曝光,不是政府公佈,也非製造商的中石化公開,更不是傳媒揭發,而是環團DB Green在事發後十日,經facebook等社交網站發佈並廣泛流傳,再由傳媒跟進,最後促成市民自發組織執膠。這在在顯示香港已發展成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是個複雜概念,簡單而言,泛指政府、市場、家庭以外旨在推廣社會共同理念、價值的生活領域和範疇。公民社會的組織和活動皆由民間自發,由下而上,並非以牟利為目的,而是依照其理念和目標運作,一般是「利他」而非利己,並有高度自主性,政府不會干預或介入。
環保組織、人權組織、學生組織(如近月反對國民教育的學民思潮)等,都是公民社會的骨幹。膠災事件,由環保組織揭發到市民自發執膠,都凸顯這種由下而上、利他而非利己的公民社會意識。執膠行動更是透過facebook等社交網站開展,更反映互聯網已成為公民社會的主要公共領域。
還有,這次事件經互聯網曝光,再由傳媒跟進,顯示互聯網正發揮協助監察社會和政府的功能,甚至有人指,互聯網是行政、立法、司法和傳媒以外的「第五權」。網民力量以及無孔不入的網絡,也確實發揮了公民社會監察社會的角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