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工廠變Band房 貧富懸殊有故講

香港一方面成為「全球最宜居城市」,另方面堅尼系數卻達到歷來最高的0.537(堅尼系數反映收入差距,介乎0至1之間,數值越大反映差距越大),貧富懸殊日趨嚴重。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今天集中討論一點:經濟轉型、工業北移導致的結構性失業。
六、 七十年代的電影便常有「工廠妹」這類角色設定,反映當時的小工業發展蓬勃。
香港在戰後有很多小工業,例如玩具、製衣、塑膠等,故香港還遺下很多舊式工廠大廈,遍佈觀塘、長沙灣、新蒲崗、黃竹坑等地區;這些大廈清楚告訴我們,香港曾經有本土工業發展。
不過,當時的工業生產模式,大多不具規模,即俗稱的「山寨廠」。這些山寨廠很多時需要把簡便工作(例如穿膠花、車衣、剪線頭)外判給家庭主婦,讓她們回家工作,一方面照顧家庭,一方面幫補家計。這正是「獅子山下」精神的年代—只要你肯努力,不愁三餐,甚至能以勤奮脫貧。
反觀今天,很多工廠大廈已丟空多年,需要「活化」,反映香港工業式微多年的事實。原因又是甚麼呢?
經濟轉型,令上一輩學歷較低的一群,只能從事低收入的工作如清潔、保安,甚至要拾紙皮變賣過活。
「現代中國」最重要一課是改革開放,而這一課跟香港息息相關。1978年,大陸經歷極左的文化大革命後,百廢待興,鄧小平上場收拾殘局,並提出改革開放、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國策。其中一個重點政策是設立經濟特區(初時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現加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經濟特區實行特殊、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經濟管理體制,如免關稅等經濟優惠待遇,提供理想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
以深圳為例,由於稅務優惠、地租便宜,加上勞動人口供過於求,很多廉價、低技術的勞工正等待脫貧之機,加上國策支持,這種環境便是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最理想的投資環境。
由於大部份香港人是華裔,在種族和文化上較易獲內地認同,於是成為多個將工業北移的地區之一。由於兩地的薪水相差太遠,成本降低,很多香港老闆將廠房由香港搬遷到內地,在內地大量聘請廉價勞工擴充業務,也為內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港商、台商等也把現代化管理知識帶入內地,提升了大陸的營商知識和能力。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薪金便宜,吸引各地投資者把工廠遷到中國,快速推動了全球化的「全球地域分工」。至今中國更有「世界工廠」的稱號。
工業北移,意味香港的工業職位減少,很多人開始失業。統計顯示,由1990年至2004年這段時期,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大幅下降,由1990年約75萬人,大幅下降至2004年約24萬人。
香港經濟結構也慢慢轉型到以服務業為主,到今日更朝「知識型經濟」發展。如果是年輕的工人,還可及早轉型,但上年紀的,要轉型極為困難。由於這批工人屬低技術、勞動密集型,其原來工作職位並不要求豐富的知識、專業和複雜的技術,但服務業卻講求形像和溝通能力。以售貨員為例,今天要懂廣東話、英文和普通話,但上年紀的人要重新學習一種語言極為困難,況且,服務業寧願聘請年輕人。這一群人最常轉職到的服務業就是清潔、保安和飲食—正是最低工資實施前三大低薪重災區。這類服務業所需的知識、語文能力、溝通技術相對較低,是「低技術服務業」,因此即使工種辛苦,薪金也被壓低。
總結:短期派糖 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
這群被工業淘汰、上年紀的員工,也不可能以「獅子山下精神」、肯博肯捱的心態來脫貧,因為他們的失業是結構性的—由於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現有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觀念等不適應這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引發失業。結構性失業是長期的,並不是政府短期「派糖」措施能解決。這就是特區政府多年來無法解決日漸擴大貧富懸殊的原因之一。
P.S.電影《奪命金》側寫了這一現象,電影最後一段那個自殺的老伯,道出結構性失業的慘況,同學有興趣可以看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