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

醫失眠 改壞習慣好過食藥 戒床上辦公 有助入睡


【本報訊】在床上輾轉反側,晚晚「數綿羊」點算?失眠問題困擾不少市民,研究發現,七成受訪市民的睡眠質素差劣,以致日間欠精神;即使6至13歲小童,5%人亦有失眠問題。不過,受訪者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後,包括增加睡眠知識及改善壞習慣等,證實有效改善失眠,比單靠藥物治療,效果更持久。
已退休的潘女士有失眠問題10多年,以往經常在床上看書、講電話、將睡床當作辦公桌,有時亦會在深夜追看電視劇,令到睡眠時間不穩定,難以入睡。她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一個月後,30分鐘便可入睡,比之前所需的60分鐘大大減半,睡眠時數亦由4小時增加至5.5小時。現時她若中途睡醒,會先離開睡床盡量放鬆自己,亦學懂辨識自己常因家事煩惱而失眠,會多用正面的說話安撫情緒。
入睡時間縮至23分鐘
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於09年至2011年進行研究,訪問1,010位市民,發現七成人的睡眠質素差劣,當中五成人的入睡時間超過半個小時,七成人的日間精神受損。復康會安排其中79名受訪者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包括向他們講解睡眠的知識、要求他們記錄每天睡眠的情況、教授他們睡前的鬆弛運動等。受訪者接受治療一個月後,入睡時間由平均約52分鐘縮短至23分鐘,平均睡眠時數也增加1小時40分鐘。
香港復康會總監潘經光指出,調查中有四成多人自認睡眠質素差,但是客觀評分卻顯示有七成人睡眠欠佳,反映有受訪者未警覺到自己有失眠問題。
沙田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李少萍表示,香港人的失眠問題困擾老中青三代。中大以往的研究顯示,香港約有一成中年人受失眠困擾,即使6至13歲小童的失眠比例亦達5%。她呼籲失眠者病向淺中醫,又指認知行為治療相比單靠藥物治療,效果更持久。
認知行為治療失眠
.提高失眠者的睡眠知識
.要求失眠者記錄每天睡眠的情況
.教授睡前進行鬆弛運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