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香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1.相關定義及背景資料:
‧身份認同是一個主觀觀念,指個人對身為某一個群體的認同感。而港人國民身份認同感是指港人對自身是中國人身份的認同程度。這個身份認同感具有明顯的國家和民族意識。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2012年6月調查發現,受訪港人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評分為8.11分(10分為滿分),對「中國人」認同僅得6.99分,是99年人大釋法以來新低,30歲以下受訪者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在過去半年急劇下瀉至5分。

‧同一調查將「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二元對立比較後發現,僅有18%的人自稱為「中國人」,而自稱「香港人」的比率卻高達46%。可見香港人國民身份認同感偏低。

‧回歸以來香港政府積極通過各方面的措施推動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例如奧運會後安排金牌運動員訪港,太空人訪港,每晚新聞前播放「心繫家國」宣傳短片,甚至在中小學課堂中加入國民教育元素。但香港明顯仍是領土已回歸,人心未回歸。原因何在呢?以下和大家詳作分析。
2.為何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感不斷減弱?
‧一國兩制的影響:鄧小平當年提出「一國兩制」構想,是為了和英國達成共識的妥協性安排。而這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安排卻直接導致回歸後的香港人不能產生強烈的國家意識。因為香港擁有獨立的關稅、貨幣、法律、教育、司法等制度,兩地制度上的南轅北轍令港人產生優越感和獨特感,因此一國兩制甚至可說是「國民分化」最主要原因。

‧中國人權狀況:中國政府的整體施政水平是香港人會否認同中國人身份的重要因素。近年一系列打壓人權的事件明顯損害了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例如劉曉波事件、陳光誠事件、艾未未事件等。同時,內地官場的權力鬥爭,例如薄熙來事件都增加港人對中央政府的恐懼感。

‧中國的國際形象:近年中國經濟實力迅速提升,2010年甚至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國際形象卻並無跟隨提升。近年中國嚴重的產品安全問題、食物安全問題、環境破壞問題,中國居民整體素質較差受到國際社會歧視等,都直接令港人希望「和中國人的身份劃清界線」,導致國民認同感每況愈下。

‧中央對香港的干預程度:根據一國兩制,香港除了軍事和外交權,擁有大部份的自治權力,香港人普遍希望獲得真正港人治港的權力。但是近年不難發現中央政府公然干預香港自主權力內的事務,例如2012年屬意梁振英當選香港行政長官,立法會選舉期間中聯辦被指協調建制派選舉策略等。這些干預行為削弱了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因此對國家和國民身份認同感都下降。

‧中港居民矛盾增加:2003年實行港澳自由行政策以來,每年超過2,000萬內地遊客來港旅遊。雖然帶動了香港零售和旅遊業的發展,但是也為香港帶來不少副作用,例如租金上升、民生店舖被迫關門、街道和景點過於擠迫等,並因此而經常引起矛盾和衝突。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評論「香港人是狗」的言論就引發香港人普遍不滿。持續的兩地居民矛盾增加了港人對中國居民(中國人)的抗拒感,內地同胞的不文明行為(例如插隊、蹲在路邊等)也加強了香港人的優越感,是國民身份認同減弱的原因之一。

‧危機處理深化本土意識:近年香港發生不少天災人禍,但是憑着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都一一克服。例如2003年沙士危機、2010年菲律賓人質事件、2012年南丫島海難。每次危機都展示出香港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的專業,展示香港人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和個人素質。巨大危機的出現加強了港人的團結和社會歸屬感,直接令具有本土意識的香港人身份認同感增加,相應地減低了對國民的身份認同。

‧社會運動的湧現:回歸以來由於香港享有基本法賦予的自由,仍可舉辦和出席不同的社會運動。例如六四集會、七一遊行、保衛天星及皇后碼頭、反高鐵、反國民教育等。社會運動加強了港人的本土意識和對香港的歸屬感,並成為香港社會在回歸後的新集體記憶,自由的社會環境同時凸顯香港的制度優越性。
3.結語
由以上分析可見,香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感偏低,主要因為中國內地的制度缺陷、人權狀況及國民素質低落。因此要真正解決問題,並非靠單方面在香港推行灌輸國民意識的措施,這只會導致強烈反感及事與願違。
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改善內地的政治制度、人權狀況和國民素質,令香港人從心底裏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這樣的話,毋須在香港推行任何政策,國民身份認同感也會急速提升,而現時推行國民教育的做法,似乎只在掩耳盜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