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青少年參與社區及政治事務

影響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因素
對社區的歸屬感
• 青少年認同自己是社區一分子便會更投入參與社區事務。
• 透過社區內一些群體小組的活動如社區中心義工,青少年可以擴闊對社區的認識,進而提升對社區的歸屬感。

個人身份角色的認同
• 社會人士對社區內不同服務小組及制服/義工團隊有特定的看法,青少年加入這些團體,能獲得社會人士的認同,對幫助建立個人在社區內的角色有正面作用。
• 透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青少年可獲得成員對其身份角色的認同,從而建立自尊和確立自我概念。

責任感及利他主義
• 透過參與學校的各類義務工作,青少年親身體會透過自己付出而成就他人的滿足感。
• 當以上價值觀植根於青少年心中,有助推動他們自願參與社區事務,主動協助他人,履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實現自我
• 當建立自尊的需要被滿足後,個人便會繼續追尋更高層次的需求,如自我願望實現。
公民意識及社區參與度偏低原因
社區聯繫薄弱
• 部份青少年對社區的認識了解不足,歸屬感較弱。
• 年輕人缺乏對社區的身份認同感,便較少關注社區的狀況及發展,參與社區事務的熱誠和投入度亦偏低。

利己風氣
• 社會風氣趨向個人利益,令青少年認為自身利益比他人利益更重要,難以認同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 當認為事情與自身利益無關,便會抱着「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不會積極參與社區事務、貢獻社會。

去權化思想
• 部份人認為個人選票對選舉大局不重要,不參與也無妨。
• 青少年認為即使參與社區事務,他們對社會及政制發展的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甚或沒有影響力。

公民教育不足
• 本港教育制度着重學術考試成績,學校教育亦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
• 現今主流教育的品德教育、公民教育相對不足,導致本港不少青年公民意識薄弱,社區參與程度偏低。
其他因素影響
家庭方面
• 青少年就社會議題參與遊行示威表達訴求,如果能得到家人的接納和支持,便會更肯定自己參與社區事務的工作,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
• 相反,如果家人對青少年的有關行動不表關心、表示反對便會打擊他們參與的熱情。

朋輩方面
• 青少年重視朋輩關係,他們大多跟隨朋輩的行為、服飾、打扮等,爭取朋輩認同,強化個人在朋輩間的地位。
• 如果青少年發現朋輩對政治、社會事務漠不關心,即使自己內心對參與社會事務感興趣,亦會盡量避免表露自己跟朋輩不同的意見或價值觀,避免受到排擠。

傳媒方面
• 近年在某些議題上,傳媒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聲音,對他們的言論作出廣泛報道,青少年有感個人的意見受到關注,參與社區事務對社會又具有影響力,就會更願意就社會事務或議題發表意見。
• 例如保留天星及皇后碼頭、反高鐵事件等,傳媒對八十後青少年的行動作出深入報道,促使更多青少年積極投入參與社會事務。

資訊科技方面
• 互聯網的普及令資訊及消息傳播得更快更廣,青少年透過互聯網取得社會事務資訊和參與社會事務的途徑,提高他們的社區參與程度。
• 以反高鐵事件為例,社交網站就成為了八十後青年動員及宣傳的工具,青少年透過網站鼓勵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參與相關的抗議和示威行動。
促進參與社區 事務的方法
家庭方面
•父母應培養子女的公民意識,向他們灌輸如熱心助人、利他主義等積極思想,令青少年明白除了個人利益以外,亦懂得關心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的需要,積極投入社區參與。
•父母應以身作則,主動帶領青少年子女積極參與社區事務。

學校方面
•學校應加強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增加學生對社區事務的認識,教導青少年建立正確價值觀。
•學校可多舉辦義務工作等活動讓學生參加,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如童軍、民安隊、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活動,以行動關心社會。

政府方面
•政府多聆聽並尊重青少年的意見,對他們各種公民參與的活動,例如不同形式的集會及遊行,表示關注和肯定。
• 同時,亦可利用社交網站等渠道跟青少年積極溝通,盡量回應青少年的各項訴求,從而令青少年感到備受重視,有助促進青少年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