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運動資料
•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是泛指因不滿全球化所帶來負面影響而作出的抗爭運動
•反全球化人士往往認為大財團是經濟全球化的大贏家,窮人受到嚴重剝削,勞工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嚴重貧富懸殊
•由於反全球化人士主要不滿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財富不均,因此大多的反全球化運動都是在國際性經濟會議召開期間發動
•經濟全球化雖然令發展中國家得到發展經濟的機會,已發展國家也在全球投資中獲利。為何仍有那麼多人對全球化反感呢?以下和大家詳細分析
•反全球化人士往往認為大財團是經濟全球化的大贏家,窮人受到嚴重剝削,勞工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嚴重貧富懸殊
•由於反全球化人士主要不滿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財富不均,因此大多的反全球化運動都是在國際性經濟會議召開期間發動
•經濟全球化雖然令發展中國家得到發展經濟的機會,已發展國家也在全球投資中獲利。為何仍有那麼多人對全球化反感呢?以下和大家詳細分析
主要反全球化運動例子
年份:1999年
地點:美國西雅圖
國際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
運動詳情:接近四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群眾,抗議世貿成立以來所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政策加劇貧富懸殊,爆發嚴重警民衝突,超過500人被捕
年份:2000年
地點:捷克布拉格
國際會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年度會議
運動詳情:超過15,000人堵塞會場,示威者認為兩個國際組織實際是歐美大國壓迫第三世界國家的工具
年份:2005年
地點:香港
國際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運動詳情:近千名南韓農民來港進行反全球化示威,抗議包括美國等國家對國內出產的農產品提供補貼,並以低價傾銷出口,導致南韓農民生計受損。衝突中警方拘捕900人,最後均因罪名不成立而釋放
地點:美國西雅圖
國際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
運動詳情:接近四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群眾,抗議世貿成立以來所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政策加劇貧富懸殊,爆發嚴重警民衝突,超過500人被捕
年份:2000年
地點:捷克布拉格
國際會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年度會議
運動詳情:超過15,000人堵塞會場,示威者認為兩個國際組織實際是歐美大國壓迫第三世界國家的工具
年份:2005年
地點:香港
國際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運動詳情:近千名南韓農民來港進行反全球化示威,抗議包括美國等國家對國內出產的農產品提供補貼,並以低價傾銷出口,導致南韓農民生計受損。衝突中警方拘捕900人,最後均因罪名不成立而釋放
反全球化運動出現原因
•各國貧富差距擴大:全球化導致生產國際化、金融投資國際化的出現。但是貧窮國家得到的主要是低技術的生產工序,勞工只能賺到微薄的利潤,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去其他國家投資賺取利益;相反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能以更低的成本生產貨品,出口至更多的國外市場。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在全球化下持續擴大,發展中國家人民普遍不滿,導致反全球化運動的出現
•金融殖民主義的出現:隨着世界各國開放本國的金融市場(例如取消外匯管制),近年明顯出現金融投資國際化的趨勢,不少美國和歐洲大金融機構大舉向其他國家發展(例如摩根大通、美林、美銀等)。他們在其他國家從事股票買賣、融資借貸、售賣債券及其他金融投資產品(如期貨、牛熊證)。由於他們具有豐富的金融投資知識,往往霸佔各國金融市場,賺取大量利潤,導致各國的投資者不滿。這些金融財閥甚至導致2008年金融海嘯出現,引發各地人民普遍不滿(催生佔領華爾街、佔領中環等行動)
•已發展國家產業空心化:已發展國家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包括土地、勞工、原材料成本),生產鏈往往向更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遷移,本國則發展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經濟。這急速轉變過程導致大量工業工人失去工作,他們的技能亦未能符合服務業(金融、貿易、零售業等)的要求,造成結構性失業。同時發展中國家一旦生產成本上升,工序會隨機流向其他更低成本地區。產業空心化導致這些國家低層工人普遍不滿,成為反全球化主力
•損害發展中國家農民利益:發達國家一般擁有較高的農業技術,採用機器化生產,農作物產量極高,加上發達國家基於貿易保護主義大力補貼本國農民,令發達國家的農作物擁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貿易自由化下,發達國家的低價農產品大量傾銷到發展中國家,降低市場價格,令發展中國家農民收入減少,甚至破產,不滿情緒使他們加入反全球化運動(美國每年向農民提供數億美元的補貼,低價的玉米搶佔國際市場,導致墨西哥200萬農民失業;南韓農業同樣受美國補貼國內農產品所打擊,因此大批農民2005年來港參與示威)
•損害各國文化及傳統:反全球化並非單單基於經濟原因,部份人是為了表達對全球化傷害本國文化和傳統的不滿。在全球化下,西方文化通過商品、電影、書籍等媒介源源不絕進入其他國家,引起巨大的文化衝突。例如麥當勞售賣牛肉產品令印度教教徒不滿;西方電影提倡男女平等、開放的男女關係令傳統的伊斯蘭教徒不滿。文化和傳統的矛盾導致反全球化運動的出現
•全球化導致嚴重環境污染:在生產國際化的趨勢下,發達國家往往將污染性生產工序遷往發展中國家。由於發展中國家普遍生產技術落後及環境保護法律不足,生產過程中往往比發達國家製造更多污染物。因此不少人士認為全球化導致地球更受污染,環境污染亦由發達國家轉向落後國家。(2012年蘋果公司的中國電路板供應商「名幸電子」被發現在生產過程中釋放含有過量重金屬的污水;2012年中國環保組織發佈一份研究報告,指出H&M、Puma、Adidas等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都排放過量污水,嚴重破壞環境)
•金融殖民主義的出現:隨着世界各國開放本國的金融市場(例如取消外匯管制),近年明顯出現金融投資國際化的趨勢,不少美國和歐洲大金融機構大舉向其他國家發展(例如摩根大通、美林、美銀等)。他們在其他國家從事股票買賣、融資借貸、售賣債券及其他金融投資產品(如期貨、牛熊證)。由於他們具有豐富的金融投資知識,往往霸佔各國金融市場,賺取大量利潤,導致各國的投資者不滿。這些金融財閥甚至導致2008年金融海嘯出現,引發各地人民普遍不滿(催生佔領華爾街、佔領中環等行動)
•已發展國家產業空心化:已發展國家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包括土地、勞工、原材料成本),生產鏈往往向更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遷移,本國則發展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經濟。這急速轉變過程導致大量工業工人失去工作,他們的技能亦未能符合服務業(金融、貿易、零售業等)的要求,造成結構性失業。同時發展中國家一旦生產成本上升,工序會隨機流向其他更低成本地區。產業空心化導致這些國家低層工人普遍不滿,成為反全球化主力
•損害發展中國家農民利益:發達國家一般擁有較高的農業技術,採用機器化生產,農作物產量極高,加上發達國家基於貿易保護主義大力補貼本國農民,令發達國家的農作物擁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貿易自由化下,發達國家的低價農產品大量傾銷到發展中國家,降低市場價格,令發展中國家農民收入減少,甚至破產,不滿情緒使他們加入反全球化運動(美國每年向農民提供數億美元的補貼,低價的玉米搶佔國際市場,導致墨西哥200萬農民失業;南韓農業同樣受美國補貼國內農產品所打擊,因此大批農民2005年來港參與示威)
•損害各國文化及傳統:反全球化並非單單基於經濟原因,部份人是為了表達對全球化傷害本國文化和傳統的不滿。在全球化下,西方文化通過商品、電影、書籍等媒介源源不絕進入其他國家,引起巨大的文化衝突。例如麥當勞售賣牛肉產品令印度教教徒不滿;西方電影提倡男女平等、開放的男女關係令傳統的伊斯蘭教徒不滿。文化和傳統的矛盾導致反全球化運動的出現
•全球化導致嚴重環境污染:在生產國際化的趨勢下,發達國家往往將污染性生產工序遷往發展中國家。由於發展中國家普遍生產技術落後及環境保護法律不足,生產過程中往往比發達國家製造更多污染物。因此不少人士認為全球化導致地球更受污染,環境污染亦由發達國家轉向落後國家。(2012年蘋果公司的中國電路板供應商「名幸電子」被發現在生產過程中釋放含有過量重金屬的污水;2012年中國環保組織發佈一份研究報告,指出H&M、Puma、Adidas等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都排放過量污水,嚴重破壞環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