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星期一

[金融時報]美國的文明衝突

從前,美國人會圍在電視機旁一起享受白色聖誕,但如今他們似乎過分執著於「向聖誕開戰」的正反立場,或將這個節日徹底商品化,以至遺忘了兵哥羅士比(Bing Crosby)的柔情詠唱。有人可能認為,說美國是一個文化分裂的社會,是言過其實。
大致上,美國仍然說著同一種語言。黑人和白人、異性戀和同性戀、猶太人和回教徒全都蜂擁去看最新的《星球大戰》電影。民眾對奧斯卡及超級碗美式足球賽的愛好,掩蓋了社會差別以至對經濟不穩的恐懼,這些東西將大部分美國人團結起來。
但分化國家的東西正在增長。聽聽共和黨總統選舉辯論,會發現訊息只得一個。保守派不只反對奧巴馬總統——他們簡直是憎恨他。被問及會否支持提名特朗普(Donald Trump)時,就算是最溫和的共和黨員,也會引用新澤西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之言,說任何人選也好過這個「不負責任、懦弱的」總統。同樣地,如問一位自由派人士對現今共和黨人有何看法,他將不假思索答出「愚蠢」一詞。特朗普的支持者是蠢才,而反對者必然是自以為是。這兩陣營既不對話,接收「資訊」的管道又不同。總之你樂於相信的,就是「事實」,而你的社交圈子裡,也不會有質疑你的人。
美國是個有共同理念的共和國,這觀念正受威脅嗎?人們總禁不住否認。這個國家經歷過理念之爭後,變得更加強大。美國是在一場白熱化的理念之爭中誕生。美國革命詩人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與聯邦黨領袖咸美頓(Alexander Hamilton)之間的爭議,早在立國前存在。爭議至今演化成支持州份權利的保守派,與主張選擇聯邦政府擔當更大角色的自由派之爭。
歷史始於1776年,並在相同背景下重演。爭拗將在2016年重現於希拉莉與最終獲得提名的共和黨人之間。這樣說來,對爭拗不聞不問是明智的——無論爭拗聲有多刺耳,終歸會被邁向更緊密聯盟的歷史鼓聲蓋過。
然而,聽聽雙方如今的惡毒指罵,難以想像它會在短期內停止。特朗普的影響不會消失。上回的共和黨辯論,聽起來比較像新一場十字軍東征的啓動儀式,多於問哪一位候選人最有辦法穩定中東局勢。
從伊斯蘭手上重奪基督教聖地,並非十字軍東征的唯一目的。教宗的另一動機是鞏固羅馬對於歐洲的牽制,而策略奏效了。在進軍地中海途中,十字軍屠殺的猶太人和異教徒的數量,幾乎與他們屠殺的伊斯蘭教徒一樣多。同樣地,美國對於如何將伊斯蘭恐怖主義連根拔起的辯論,不僅著眼於應付目前的中東問題,還關乎擊敗國內政敵。
共和黨參選人提出的敘利亞的方案就是證據。撇開他們「毀滅」、「地氈式轟炸」或「消滅」伊斯蘭國的誓言,鷹派共和黨人想做的,與奧巴馬政府正在做的實際差別不大,希望美國派出地面部隊的人寥寥可數。
這場辯論其實更關乎反對者眼中這位史上最「不美國」的總統——奧巴馬,多於敘利亞問題。無論是誰繼任總統,那怕是傲慢的特朗普,都會讓美國「重振聲威」,但除了這裡多一點轟炸,那裡多派遣些特種部隊,敘利亞政策不會有大改變。批評政府無力反恐,只是又一塊扔進爭奪美國人心之戰的石頭罷了。自由派心裡以為自己已經贏了這場仗。跟《星球大戰》極為相似,人口的力量與他們同在——至本世紀四十年代期間,美國將成為一個少數族裔佔多數的國家,白人所佔比例會在每場選舉中遞減。一位自由派知識分子最近告訴我,共和黨員入主白宮將成為「數學上不可能的事」。
這種必然會發生的事,令持不同意見者不耐煩,甚至藐視,還加劇種族及階級分化。自由派人士認為,茶黨保守主義隱含種族主義,而特朗普的加入,使種族主義變得公開。然而,自由派人士假定非白人美國人定必是同路人,同樣帶有種族成見。同樣地,自由派人士沒有盡力探究為何那麼多中產美國人,與他們漸行漸遠。奧巴馬的一番言論令人無法諒解,他曾說貧窮的美國白人正遭受馬克思主義錯誤意識之害:「他們變得滿腹怨恨,寄望於用槍枝、宗教或者厭惡來對待與他們不一樣的人。」他沒有舊調重彈是明智的。但在這個特朗普年代,這番言論已成為自由派的信條。藍領美國人如非太過愚蠢,不知道對自己轉向投票支持共和黨,等於損害本身的經濟利益,便是故意與奧巴馬作對。這些都展示了美國人如何各說各話。
讓我們回到《星球大戰》,沒有甚麼能比看到黑暗勢力落敗更有趣了,這能團結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但時值聖誕新年佳節,還是別去考究這種比喻好了。力量已經甦醒,蓄勢待發。我們就此打住吧。

©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Not to be redistributed, copied or modified in anyway.
am730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this translation and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does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r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英國《金融時報》愛德華.盧斯)
本報精選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