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阻住人民幣?
現時承認bitcoin的國家不多。(資料圖片)
- 全球熱炒Bitcoin,中國屬全球少數唯一真正貨幣仍在升值、同時又熱炒虛擬貨幣的地方,中國大媽炒「比特幣」Bitcoin被中外媒體大篇幅報道,而在內地買賣的比特幣價格更是全球最高。有見及此,以中國人民銀行(人行)為首的五部委高調發布比特幣既沒有法定貨幣地位,亦難跟正式貨幣相提並論的嚴正聲明,似乎內地比特幣風氣已觸動中央神經,令中國成為全球最高調開宗明義拒絕承認這虛擬貨幣合法地位的國家。
有趣的是,人行同時表明比特幣作為網上交易虛擬貨幣,民眾風險自行承擔下可自由買賣。人行是否定、抑或變相承認Bitcoin地位,由大家各有解讀。人行怕的可能是,大媽炒Bitcoin,有可能拖垮本國貨幣國際化部署的進程,攤薄升值中的中國貨幣對市場的吸引力!
利率市場化與資本帳開放是內地金融改革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幣要升值、要國際化,內裡涉及國際話語權的爭奪,某程度上有助將內地承受的金融風險進一步分散。憑藉升值與回報的預期,新晉貨幣可抬頭,並成為向海外推介賣點,這一步行得相當清楚,剩下來的屬於最關鍵的,就是何時啟動資本帳開放。Bitcoin在內地幾乎自由買賣,技術上兌換無阻,某程度或是預期之外的另類資本帳可兌換!以往,在有關資本帳可兌換問題上,當局僅僅用「推進」字眼,早前,三中全會的改革文本,經已將之修改為「加快推進」,中央最高層對開放資本帳的定調,不容忽視。
據說發明者對比特幣的發展設計,定下了發行上限,但為甚麼比特幣最多只能有2,100萬個?究竟比特幣是貨物(Goods)抑或是貨幣(Money)?我們都無法找到具說服力的答案,要符合成為貨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備流動性(Liquidity),但比特幣波動太大,並不符合上述條件。
假如視比特幣為貨物,它就必須給消費者帶來效益(Utility),例如食、衣、住、行的便利。有說倒不如視其為奢侈品,反正擁有者似倚仗它的奇貨可居,換取炫耀一番的機會!
為甚麼現時只有德國是唯一承認比特幣的先進國家?因它們認為比特幣可藉電子貨幣交易所與實體渠道換取該國貨幣,承認它的地位就是要規管它,以免產生網路交易糾紛時帶來系統性風險,故德國政府規定經營比特幣之公司至少有73萬歐元初始資金,防範風險。
但經人行表態一役,環球對比特幣的合法性難免增加了質疑,因美國FBI也發現,國際犯罪集團有意用比特幣販毒洗錢,這是對比特幣發展很嚴重的障礙。只是,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竟然表態認同比特幣,如此,他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可能就是如何令比特幣價格穩定下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