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

為何加薪總跑輸通脹?

人民幣升值,內地物價飛漲,但跟美元掛鈎的港元卻持續疲弱。港人衣食多靠內地輸入,但有調查顯示近年打工仔加薪幅度跑輸通脹,即使年年加薪,生活質素亦無法提升,更愈見艱苦。究竟為何港人的加薪幅度會追不上通脹?政府和企業又是否有責任確保僱員薪酬加幅?
Q:普遍港人薪酬增長緩慢,是個人際遇還是社會問題?

A:兩者皆是。個人際遇和能力會影響薪酬,但香港勞工階層薪酬增長慢與社會結構有關。香港市場趨向大企業化,部分行業由少數企業壟斷,令企業老闆可以控制勞工市場價格。當企業只着眼於最大利益,而勞工議價能力低,他們能爭取合理薪酬的機會亦少。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全世界的人才都可來港競爭,例如從外地引入優才和外勞,資方不愁人力供應,甚少會加薪挽留員工。

Q:政府與企業是否有責任使員工的薪酬追上通脹?

A:政府可制定措施,保障勞工待遇能應付現今生活的必要開支。若企業有經濟能力,他們有責任令員工薪酬足以應付通脹。以貨櫃碼頭工人罷工事件為例,碼頭收益每年都有增長,而管理層薪酬亦是,惟獨碼頭的基層員工薪酬多年未升,就顯出當中有剝削現象。但部分行業正於香港式微和萎縮,僱主未必有能力使員工薪酬追上通脹,政府則有責任承擔疏導工作,可資助行業發展,或培訓該些員工轉行。

延伸思考

1.香港通脹逐年上升,與全球化有何關係?

A:香港通脹與全球化有密切關係。通脹可分為:本地通脹和輸入通脹。香港近年的通脹主要為後者,因外圍進口貨品價格上升,令本地消費價格上升。港人大部分貨品如食材和日用品,都依賴由國內輸入,因近年國內物價上升,即使本地經濟升幅無大增長,港人亦要承受物價上漲。而且因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連帶令跟美元掛勾的港元貶值,大量熱錢湧入,外來資金投資樓市及股票,推高樓價和物價,型成通脹。

2.若消費物價長期向上升,對社會有何長遠影響?

A:只要市民人工升幅足以抵消物價升幅,通脹對社會並無害處,更是經濟向上的表現,就如八十年代經濟起飛,港人的收入和物價同步上升,社會亦急促發展。但當物價上升非因整體經濟向上,並非全部行業欣欣向榮。基層勞工薪金不足以應付生活所需,購買力下降,對社會的不滿和衝突亦更嚴峻。而且貧富懸殊會加劇,在高樓價的環境下,既有的投資者有能力因利乘便,賺取更多資本,但基層的生活只要更艱苦,下一代亦缺少資本向上流動,難以突破貧窮宿命。

3.若薪酬升幅追不上通脹,市民的生活質素會有何影響?

A:即使勞工階層年年加薪,但當物價升幅超過薪金的增長速度,市民的生活質素都不會提升,反而感覺購買力正逐步下跌,生活變得艱難,不論物質和非物質的生活質素都會下降。在物質生活方面,市民難以承擔高昂的樓價和租金,而市民要保持住屋需要,又要節衣縮食,減少生活開支。而在非物質生活方面,市民會減少休閒娛樂的消費,如旅遊和文娛活動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