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中秋節與文化單一化

一、傳統節日有助民族身份認同
傳統節日附帶的神話、傳說等,即使被科學否定,仍會流傳下去,歷久不衰,而且能提高民族身份認同。問香港小朋友「知不知道月亮有嫦娥」,大多會答知道,即使太空人登陸月球已久,證明月亮上連飛蛾也沒一隻,但每年我們仍然訴說同樣的傳說。
相反,問一個外國小朋友:「Do you know Sheung Ngo dashing to the moon(你聽過奔月那個嫦娥嗎)?」他大概以為你神經失常。因為文化差異,華人一聽便知你在說那個久遠的傳說,外國小朋友卻毫無頭緒。
傳統節日及習俗某程度上界定了民族身份,從生活中我們自會認識中國和認同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不用靠甚麼國民教育去認識所謂的國家成就。
二、文化全球化=庸俗消費全球化
在文化全球化下,庸俗的消費文化席捲全球,令各國文化越趨單一,有人擔憂傳統文化受到威脅。消費主義無孔不入,外國人過西方節日也越來越重視物質、消費和狂歡。以聖誕節為例,那本是紀念耶穌降世的日子,宗教意味極濃,但近代最廣為人知的聖誕icon,卻是大派禮物的聖誕老人。對於鼓吹消費的商家來說,聖誕老人比耶穌受歡迎得多,因為其職責是大派禮物,卻是虛構人物,現實中只好由成人延續這個傳說,擔當這個角色,年年去購物滿足小朋友的幻想,商家也樂見其成,賺個盤滿砵滿了。
連建基於基督文化的西方,尚且不能避免聖誕的庸俗化,中國節日又能抗衡嗎?看看中秋月餅,最初只是蓮蓉,款式慢慢就層出不窮,金箔月餅、冰皮、朱古力、乳酪月餅等。對此,悲觀者視之為文化侵略,消費主義為求賺錢,破壞傳統文化;樂觀者則視之為文化再創新,中西交流產生全新文化,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是進步。
無論那一派都不能否認這種文化全球化、文化混合,都出於「搵食」的動機。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往往等同消費主義全球化的時代,市場就是最大的推動力。只要有市場,便會有人想盡辦法推陳出新,那管傳統不傳統。近年最佳例子,莫過於「狗月餅」- -不是狗肉造的月餅,而是給狗吃的月餅。香港人壓力大,又要當「樓奴」,很多人開始選擇不生育,改為養狗,甚至視之為己出。商人看準這個轉變,狗月餅便應運而生,大行其道。人月兩團圓,人狗情未了,共享狗月餅,不也是消費主義下的文化創新嗎?
三、營造單一文化和需求
製造單一需求,讓市場口味趨向統一,也是商家在進行文化全球化時最樂見的。試想,如果商人要滿足千奇百樣的喜好和選擇,即要製造很多不同產品來迎合市場,開發和製造成本便大增,市場卻不夠大。最理想的是,全球成為一個單一市場,人人都喜好一種文化。
本來,中秋月餅已是十分單一的產品,但人人都做,競爭大了,便有人想到創新,例如冰皮月餅。傳統與創新較量,如何勝出呢?其中一個方法是想盡辦法消滅傳統,利用文化產業(電視、廣告)不斷強調新標準,讓市民「洗洗腦」,例如不斷「妖魔化」傳統月餅,強調那是「落後」、「老土」,新式月餅便會有一群「潮人」去買。製造單一文化,讓傳統文化消亡,一枝獨秀,從來也是消費主義全球化慣用的伎倆。
四、傳統文化的韌力
不過,傳統的韌力往往比想像中大。當年青人一窩蜂去扮鬼扮馬慶祝萬聖節,卻不代表中秋等傳統節日受到威脅。庸俗消費主義很多時只能討好最願意消費的年青一群,年紀稍大的,參與意欲便減退,一把年紀還去主題公園付錢「俾鬼嚇」的畢竟屬少數。事實上,當年青人不再年青,往往便回歸傳統節日,一家人安坐家中共餐,蓮蓉冰皮月餅並列,沏一壼茶,中西混合地過節。
文化全球化必然使文化單一化,或者是過份悲觀,反觀傳統節日,文化全球化說不定令我們的文化更充實,更多選擇,更多姿多采。

沒有留言: